央广网长春3月5日消息(记者张学龙)4日,“长春社工心关爱·共成长志愿服务行”活动在吉林省孤儿学校盛大开幕。本次活动由吉林省孤儿学校与长春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旨在通过开展名家讲堂、公益课堂和服务基地建设三大板块内容,助力在校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

开幕式当天,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及省孤儿学校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吉林省孤儿学校供图)

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名家讲堂”的启动。长春社协副会长、长春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实训联盟主任刘迟宣布了《关于长春社协在吉林省孤儿学校开展“长春社工心关爱·共成长志愿服务行”活动的决定》。吉林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副处长刘洁和长春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唐天正为长春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联盟在学校所设服务基地揭牌。

嘉宾为长春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联盟在学校所设服务基地揭牌(央广网发 吉林省孤儿学校供图)

作为首场报告的主讲人,长春社协会长、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路亚兰女士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争当新时代雷锋精神传人”为主题,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讲。她深情回顾了雷锋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讲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结合自身成长和社会工作服务经历,与师生分享了宝贵心得,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除了名家讲堂外,公益课堂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社协志愿服务总队将定期招募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省孤儿学校的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

作为公益志愿者代表,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青年教师马楠楠博士在发言中表示,团队将以“奉献之心,筑志愿之魂;专业之心,塑社工之基;恒毅之心,暖人间之寒”为宗旨,充分发挥高校社工的专业资源优势,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她强调,志愿服务不仅是一时的热情,更是一份长久的承诺。

公益课堂的内容涵盖了社会工作理论及实务、心理学理论及实操、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这种形式的教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学生们在现场的舞蹈表演(央广网发 吉林省孤儿学校供图)

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长春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实践联盟在吉林省孤儿学校设立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基地”。这一举措充分利用了省孤儿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教育一体化的优势,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联动合作形式。

服务基地将根据学校学生管理及服务的实际需求,开展专业个案及小组服务;并将探索开展社工引领志愿服务实践,鼓励高校各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发挥各自专长,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时间为省孤儿学校的学生社团提供支持和陪伴。

此次“长春社工心关爱·共成长志愿服务行”活动的成功启动,不仅是对雷锋精神的有力传承,更是对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长春高校社工联盟服务基地的设立,构架起了高校社工专业师生与吉林省孤儿学校师生互动的桥梁,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活动也必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助力吉林省孤儿学校破解学生服务难题,推动孤儿养教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学龙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