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连接万里河山,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央广网特别推出《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好农村路”,访村落、进田园、看产业,探寻乡土文脉,纵观发展变迁,与您一起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央广网长春3月9日消息 “以前这条路上,沙子尘土满天飞,路非常颠簸,车和人都不愿意走。现在修完之后非常好,一路畅通,来我家摘草莓的人也更多了。”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的聂家村,草莓采摘园的负责人李福对记者说。
升级改造过后的吉林Y839乡道(央广网记者 刘雨晴 摄)
沿着吉林Y839乡道前行,途经聂家村、吴家店、永富村三个自然村。过去这条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程度不一,严重的地段坑洼不平,外来收购稻米、蔬菜等农产品的车辆常常刮到底盘,经销商也不愿来。李福的采摘园同样受到影响,交通不便成了阻隔游客前来的障碍。
农村公路一头连着城乡,一头连着农民生活,蕴含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盼。如何让道路畅通起来,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当地政府在不断探索。
近年来,九台区投资11.5亿元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累计修建农村公路2000公里,使硬化路通到了每一个村屯,解决了因道路年久失修造成的出行难、行车难问题。通过农村公路建设,打通了乡村振兴的血脉通道,为乡村产业发展铺就了基础。
李福为草莓疏花摘叶(央广网记者 刘雨晴 摄)
去年秋季,吉林Y839乡道改造成了双向车道的硬化柏油路,绵延10多公里,覆盖蔬菜大棚种植户30余户,让周边6500余人受益,满足了村民出行、客商采购、游客休闲等需求。
作为受益家庭之一,李福对乡道改善带来的变化感触颇深,“现在道路畅通了,每天都有不少客人来采摘,一到周末,熟透的草莓很快就被摘光了。”
草莓大棚效益蒸蒸日上,也让李福的干劲更足了。“今年,我们陆续推出多个的采摘优惠活动,再加上我们还在大棚后面种植了全区独一份的软枣猕猴桃,来的人就更多了,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李福开心地说。
依托干次相连、高效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九台区的种植园、采摘园越来越多。作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长春市九台区,将棚膜经济与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相结合,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丰富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强了地方经济活力。
监制:陶玉德
统筹:舒震 李红笛
采制:刘雨晴
鸣谢:长春市九台区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