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春2月27日消息(记者刘雨晴)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其中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同时提到“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强调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在吉林省德惠市的吉林德翔集团(以下简称:德翔集团)生产车间,长长的流水线上,鸡的各个部位被整齐排列,自动化设备一刻不停地运转着。不同的产品在机械臂与传送带的协作下,精准无误地被分类、打包、装箱,等待着发往全国各地。

“现在养鸡在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以前可能靠力气就能赚钱,但现在养殖需要更多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智能化、机械化的设备辅助,整体的养殖的环节也会更智能、更标准、更安全、更科学。”德翔集团董事长高起明说。

高效生产的背后,德翔集团构建起了一套独特且循环的产业生态。高起明告诉记者:“肉鸡在生产出鸡肉的同时,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鸡粪可以加工成生物有机肥,用肥料改良土壤,种植出的作物又能加工成饲料,用于养鸡,这样我们就发展起了粮鸡和农业两条产业链。”

近年来,德翔集团围绕肉鸡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开启了肉鸡养殖加工良性循环,全年养殖肉鸡6000万只、总资产超30亿元、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50亿元,在环环相扣中将食品加工、农业种植和环境保护效益最大化。

孵化中心(央广网记者 刘雨晴 摄)

此外,德翔集团以肉鸡养殖加工为基础,聚焦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起种鸡肉鸡养殖、饲料生产、食品加工、有机肥生产、有机稻米生产、粮食仓储物流、微生物菌肥生产等7大核心板块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据介绍,2025年,企业预计养殖能力将达到7000万只以上,屠宰能力达到1亿只,孵化能力达到1.5亿只。

高起明表示:“今年我们将建成一个生物菌剂车间,进一步将鸡粪变废为宝,保护黑土地。同时,我们还会继续深耕产业链,研发预制菜、鸡汤、调理品等产品。”

肉鸡加工流水线(央广网记者 刘雨晴 摄)

通过“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德翔集团带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不仅为养殖户提供饲料、技术指导、担保贷款,还进行保价回收,最大程度保证养殖户利益,大大提升农户养育出合格鸡的积极性。2024年带动德惠、九台等周边7个县市区上万户农民,户均增收6万元以上。“农业企业就是要和农民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企业发展起来的同时和农民一起致富。”高起明说道。

德翔集团的蓬勃发展,正是德惠市畜牧业崛起的生动写照。2024年,德惠市肉鸡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发展势头强劲。当年,肉鸡出栏量增长14.3%,家禽饲养总量达到1.1亿只。同时,生猪养殖产业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原种猪场、祖代种猪场数量发展至16个,生猪出栏量增长7%,存栏量达到185万头。

德惠市畜牧业秉持大农业观与大食物观,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全力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舒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