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春9月11日消息(记者舒震)眼下,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在吉林省舒兰市,75万亩水稻已经渐次成熟,田野中青黄相间的景象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田园丰收画卷。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壮观的稻田景色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百姓们辛勤耕耘的结晶。

青黄相间,一派丰收景象(央广网发 舒兰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七里乡七里村,1000余亩的高标准农田里,微风拂过,稻田中漾起层层金浪。再过十多天,这片水稻将开镰收割,预计产量将达到560吨以上。这片丰饶的田野是农民们辛勤努力的见证,也是他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七里乡绿佳源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成员苏艳红介绍说:“我们准备利用‘双节’期间市场行情好、需求量大的有利条件,将大米卖个好价钱。”合作社的早稻品种“稻花香2号”将在9月上旬陆续成熟,相信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大米的价格也会有所上涨。

工作人员查看麦穗(央广网发 舒兰市委宣传部供图)

而在溪河镇的吉米稻香现代有机农场,稻蟹共生、稻浪翻腾的生态景观美不胜收。农场利用河蟹和鸭子除草,太阳能生物灯除虫,山泉水浇灌。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出的大米煮成米饭后口感软糯、香气扑鼻。

舒兰市吉米粮食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蔡兴宝表示:“十月初,我们种植加工的有机‘稻花香’和‘小町香’就会上市,预计产量可达388吨,产品将发往广东、上海、海南、北京、四川等十多个省市。”这预示着舒兰大米即将走向全国,让更多人品尝到舒兰大米的味道。

今年洪水过后,农业部门及时开展排水清淤、直升机“飞防”病虫害防治、“一喷多促”等工作。通过水田测土配方施肥、水田配方施肥校验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黑土地,提升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现在,这片土地上即将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

编辑:郭东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