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吉林分网

焦点新闻 | 今日吉林 | 财经 | 文化

 首页 > 人杰 > 正文

听图们工务段徐世刚说说铁路的变化

2018-05-22 13:21   来源:央广网    打印本页 关闭

    

  

 央广网图们5月22日消息  今年54岁的图们工务段和龙线路工区老职工徐世刚,从1982年进入铁路到现在干铁路线维修工已经37年。谈及改革开放以来铁路的发展变化,他黝黑的皱纹立时绽开,一脸阳光地说:“变化太大了,想都没想到。”接着他打开了话匣子。

  “先说我们维修的铁路线吧。”老徐兴奋地讲起了自己所经历的线路变化故事。八十年代初,老徐刚上班时所在的铁路是官地线路工区,10多个工友负责10公里正线、3个股道、7组道岔的维修养护。当时线路轨枕全是清一色的木枕,钢轨一半是32公斤/米、一半是43公斤/米,使用的维修工具都是笨重的撬棍、道钉锤、大头镐、齿条起道器等,火车速度也就每小时四五十公里。

  由于钢轨型号小、又都是12.5米长左右的短轨,加之是木枕,导致线路病害很多,曲线发生扩轨挤道是常事儿,干一天曲线改道的活,用掉的道钉木片得好几个草袋子,用撬棍起一阵道钉就腰酸背痛一身汗,用道钉锤打一阵道钉臂膀就被震得发麻疼痛不已。那时尽管老徐年轻体壮,一天下来也是累得够呛。

  线路拨道是维修铁路线常见的活儿,这活儿看似简单实则不轻。当时拨道用的工具是一根大铁棒连个能活动的三角铁,工人叫它为拨道器,至少七个人一组,前三后四,人手一个这个铁家伙向钢轨底部插,然后在号子声中齐用力。当时老徐因体格壮,这活儿每次都少不了,他边干边高喊“一二”的号子,一天下来嗓子都喊哑了。

  最令人难熬的是冬季,当时冻害多、变化快,25毫米的大冻害管内就有6处,处理这些冻害得用横垫板,上级发的不够用,老徐和工友就用手锯自己加工,这些垫板都是你一袋他一袋地肩扛送到现场。

  处理冻害是个力气活儿,冬季这个活还特别多。冬季道钉帽有冰雪溜滑很难起,还得用道钉锤击打震动一下才会好起一些。横垫板需要垫入铁垫板底下放正,垫板后打入的道钉必须帽上一个“豆”,出现“浮、仰、歪、弯”等“八害”道钉都是不合格,程序多要求严,干一处很是费劲。

  当时没有保温饭盒,老徐和工友用的都是铁饭盒铝饭盒,大冬天中午在路旁生把火把饭盒烤一下,不管热没热透或是烤糊了也没人在意,就蹲在地上吃,没吃上几口饭就凉了。“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是他们当时的真实写照。

  八十年代后期,线路设备开始悄然变化,木枕开始下道,取而代之的是混凝土轨枕;老式杂型钢轨被淘汰,被50公斤/米的25米长钢轨取代;检查线路用的尺也由铁的木的变成了铝的。由于基础设备的改善,维修工作量开始减少,相比以前工作没有那么累了,当时老徐和工友看到这些变化,甭提有多高兴了。

  进入九十年代,线路基础设备设施开始迅速升级。如今,线路基本已经普及50公斤/米和60公斤/米的长轨,道岔已经基本实现混凝土轨枕,线路检查用上了小车,螺栓扳手、锯轨、钢轨打磨、线路捣固等被机械取代,防护用的挂线杆手摇电话已被无线对讲机替换。老徐以线路捣固为例算了一笔帐,最初10个轨枕头用大头镐手工捣固,一个过程下来就得一个小时;后来用小蜜蜂机械捣固同样的数量,只需要20分钟;如今用捣固车捣固还是这个数,仅需要2分钟左右。“这是多大的效率啊!”老徐自豪地大笑起来。

  “再说说其它变化。”老徐很兴奋。以前工区像个茅草屋,现在工区如宾馆;过去职工在单位睡大炕,如今在单位睡软床;以前工区管理靠笔记,现在工区管理靠电脑。吃饭有伙食点有餐厅,休息能看电视看微信,业余生活有健身器和娱乐品,上现场有了专用车,线路维修全面实施了集约化生产,检修列和大数据被广泛应用。就连出门身边也有了高铁动车,而且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新干劲足。 “一系列的变化都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铁路发展真快啊!”老徐再次自豪地大笑起来。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老徐坚信未来铁路一定会在新时代中走得更远。(许孝光)

责编:王永珍

相关新闻

精彩博文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