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吉林分网

焦点新闻 | 今日吉林 | 财经 | 文化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奔野重工牵手浙理工自动驾驶拖拉机几年内上市

2019-03-25 15: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打印本页 关闭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王燕平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2018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了67%,标志着千百年来以人力畜力为主的农业生产转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巨大。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觉得至少几十年。”主要从事非道路用农用拖拉机生产的浙拖奔野(宁波)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洪表示。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和创新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农机就陆续进入中国。目前的现状是,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机占据了国内市场6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且垄断了高端农机市场。像30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大品牌。”

奔野1.jpg

王兴洪决心努力改变这一现状。3月21日,在位于宁波市奉化区尚田工业园区的浙拖奔野厂区内,宁波奔野重工(浙拖奔野的母公司)与浙江理工大学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计划2020年至2025年,在农机新产品的研发上有新突破。

牵手浙江理工大学

研发自动驾驶拖拉机

参加签约仪式的有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琪、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教授叶秉良,以及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机械化研究室主任李革。据介绍,双方合作的重点包括:拖拉机物联网信息系统及自动驾驶系统、三点悬挂自动平衡系统、电子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高效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全电动智能拖拉机。

比如,使用物联网技术,将智能和传感“植入”拖拉机,使得拖拉机有能力感知、学习并与环境互动。拖拉机物联网的核心就是实现人、机、信息的全面统一。在物联网信息系统基础上使用自动驾驶技术,使拖拉机能够根据地形自动规划路径,自主进行田间作业;采用前置摄像头进行路况探测,结合控制系统对拖拉机运行姿态进行调整,能够躲避障碍物,并且真正做到人车分离。

拖拉机在行进过程中会有前后左右的摆动,挂接在拖拉机上的农机具也会随之摆动,加上农田地形和土壤结构会不同,因此会造成作业纵向和横向耕深不一致,平整效果不够好。采用三点悬挂自动平衡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耕深,自动调节水平,实现土地平整。

液压无级变速系统能自动适应负荷和行驶阻力的变化,实现无级变速,保证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作点,有利于提高车辆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工作效率,提高乘坐舒适性。

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使得对拖拉机的常规动力——柴油发动机的排放越来越严格,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拖拉机应用机电液一体化控制越来越多,电气化的趋势必然会进一步增强。全电动智能拖拉机由智能控制系统、主驱动电机、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电机无级变速系统、电动转向系统等构成。智能控制将增强拖拉机的适应性能,拓展精准作业功能,改善土壤——动植物——机器——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争取上市解决融资难

几年之内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奔野2.jpg

王兴洪还有一个梦想,就是争取公司在创业板或科创板上市。2015年底,浙拖奔野的母公司——宁波奔野重工就已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王兴洪同时也是宁波奔野重工的董事长。但相对而言,新三板缺乏足够的融资功能。

据王兴洪介绍,浙拖奔野去年生产销售的农机拖拉机达到3000多台,销售额1.5亿元,主要销往东北三省、新疆、内蒙等地。今年通过机型的改变和舒适度的提升,一季度拖拉机销量已达到1500台左右,同比增长80%以上,旺季产品呈供不应求的态势。“今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5000台。”

王兴洪表示,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畅通融资渠道,解决技术投入和人才引进所迫切需要的资金问题,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建设一流的农机研发、生产企业。“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机的工作效率提高后,光是产品升级换代,市场空间就非常巨大。”

奔野3.jpg

 

“农机要高质量发展,要真正走向智能化,我觉得没有五六亿、十来亿的投入是不行的。”王兴洪说。有了资金,除了自主研发,还可以引进美国、日本等国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他相信,有了专家团队的加持,再加上融资渠道畅通,农机生产水平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过程不会太久。

 

免责声明:本文稿为网络转载,旨在传递信息,内容及观点仅供读者参考,特作免责声明。

责编:王永珍

相关新闻

精彩博文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