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吉林分网

焦点新闻 | 今日吉林 | 财经 | 文化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普惠金融开启新生态 翼支付合纵连横聚焦服务本源

2017-08-22 13:39   来源:中华网    打印本页 关闭

    

2017年可谓金融科技元年,人脸支付、无人超市、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带来了互联网普惠金融革命式创新和爆发式增长。同时,今年也金融监管趋严的一年,近日中央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释放金融回归本源的信号。

围绕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沿、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及风险防范等话题,中国电信旗下翼支付在近期举办了“翼生态 新金融”高峰论坛,来自产业相关机构的十余位嘉宾提供了精彩的分享。

谈规范发展,金融科技成重要手段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

对此,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亢林解读道:“我国普惠金融已进入了一个科技驱动为导向、规范发展为基础的新阶段。”他认为,第一,行业发展必须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第二,以金融科技为重点,创新和完善管理机制,推动科技监管;第三,行业应该加强自律,强化自我约束和管理。第四,市场主体要坚持金融科技创新和应用落地两条腿走路。在他看来,认真贯彻落实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回归服务本源,主动防范风险,稳健有序发展是行业的主要任务。

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在近年备受瞩目,中航信托董事长姚江涛认为,行业在维持支持实体经济、回归本源的过程中,正是很多积极的变化保持了行业良好发展的势头。姚江涛以信托行业举例:“大家知道信托行业这几年的发展非常之快,业务种类已经从简单的机会型业务向战略型业务转变,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从简单的信托、融资业务向融资与投资相结合转变,以及我们从资金业务向事务管理的转变,回归到本源,所有这些转变使得我们行业的维持着高速、积极、稳健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金融科技对行业未来规范发展作用的讨论中,安永(中国)大中华区金融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忻怡首先介绍了安永参与监管科技创新的情况,并表示:“希望在未来一年到两年当中越来越多监管的科技、监管的标准能够出台,真正形成一个良性的金融发展生态。”

翼支付总经理罗来峰向产业链各方抛出了橄榄枝:“翼支付愿意在征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与合作伙伴共同协作,强化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谈企业合作,不同业态的碰撞融合

金融科技、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化,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产融色彩,伴随着这些新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各方合作大于竞争的发展模式愈加清晰。

针对产业发展释放出的合作信号,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执行院长陆军认为,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是纵深的,一个是横向的,即构建综合性平台,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基于个性化的私人定制产品会越来越多。“未来的金融科技发展,为新业态提供了新机会,也为传统机构服务长尾客户提供了更多可能。”陆军说。

众安保险助理总经理王敏分享了关于业态发展的看法:“我们始终坚信未来的新金融或者未来的新经济发展中,谁离数据更近,谁越能够主导未来的发展。”他也提到,通过与合作伙伴连接不同维度数据、融入生态,才能实现金融科技的价值化发展。就此,王敏分享了众安保险与翼支付的合作心得:“把保险融于翼支付的生态里,是众安保险跟翼支付合作的主线。这个项目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经验,以这个模式推动翼支付更大的发展。”

谈行业愿景,以新生态促稳健发展

谈到行业的发展,互联网无疑在推进普惠金融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中航信托董事长姚江涛看来,普惠金融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价格,除价格以外“普惠”的意义更在于惠及原来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或个人。

当谈到行业的新生态时,维信金科创始人CEO廖世宏现场举例说,通过跟生态圈的合作,新的消费金融能提供快速的普惠服务,交易通过大数据智能风控模型,做到了秒级的授信,客户在几分钟内就可以通过翼支付获得维信金科发放的现金。廖世宏进一步介绍,基于翼支付完整的互联网普惠金融生态圈,作为合作伙伴可以更精准关注自己的客户,守在客户旁边,通过大数据的模型瞬间捕捉到客户的金融诉求,提供更好的普惠金融服务。

翼支付总经理罗来峰表示:“未来,新金融形态将朝着智能、开放、多元、共享、普惠的方向发展,实现跨平台、跨业态、跨渠道的整合。”为此,翼支付一方面积极探索实践“通信+支付+理财”的差异化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风控、征信等前瞻技术,连接前向用户和后向商户,打通内外部资金源,积极响应政府监管,团结产业链合作伙伴,创新产品业务,持续优化客户体验与服务感知,共同打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的生态圈体系。

责编:王永珍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