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吉林分网

焦点新闻 | 今日吉林 | 财经 | 文化

 首页 > 文化 > 正文

长影旧址博物馆里偶遇“达吉”

2019-04-12 16:16   来源:央广网--吉网    打印本页 关闭

    

长春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

  《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从1945年至今,70余载芳华,几代人“演艺”,一部部影片镌刻着中国电影发展的印记。

  长影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并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为新中国电影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博物馆里偶遇“达吉”

  红旗街1118号,长春最繁华的红旗街和湖西路交会处,有一处三层小楼为主体的日式建筑群落,这就是老长影所在,2014年辟为长影旧址博物馆。它承载着这座电影城的银幕记忆和时代情结。

  4月9日,推开博物馆厚重的大门,在一条长长的走廊上,一片片时光的碎片,带我们进入了电影情节,让我们有一种“穿越”感,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那些年代。

  博物馆里散落着一些游客,有上了岁数的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都是一些电影的爱好者,聚精会神地参观着、讨论着,不时地拍照留念。

  在人群中,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阿姨,一边走着一边为游客热情地讲解,看样子她知道很多关于这些老电影的故事。过去一问,才知道她竟是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的主演陈学洁。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年轻20岁,身穿一件蓝色的夹衣,脖子上系着一条丝巾,还涂了口红。60年过去了,从老人的脸上还能看出当年的那个“达吉”。

  最难忘那抹丁香花香

  听说大家是来了解长影的,老人颇有兴致,主动当起了“讲解员”。

  讲解就从博物馆墙上那些承载了许多电影人记忆的老照片说起。

  “这里就是厂区,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这是上世纪60年代的,这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我来的时候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最早进门的这个地方两旁都是丁香花,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改种了很多松树。”

  1959年,16岁的陈学洁考入长影前,这个围墙上都是电网的大院对她而言格外神秘。当年,她是如花般的年纪。几十年过去了,长影门前的丁香花香,始终都是她内心深处难以抹去的记忆。

  陈学洁说,退休后,她也经常参加厂里的活动,只要厂里一声召唤,她就立马跑步过来。因此,这里的一草一木,她就算闭上眼睛也能找得到。

  长影为什么是“摇篮”?

  陈学洁一边走着一边介绍着,娓娓道来,直到走到一面合影墙前停下了脚步。

  “这些都是长影学员班的成员。”陈学洁指着第二期学员班合影照中最前排右数第二位:“这个,就是我!” 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女孩的身上,不禁赞叹:“年轻时的陈学洁,真是漂亮!”

责编:王永珍

相关新闻

精彩博文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